作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何峻
又是一年端午季,粽子在锅里“咕咕”地散发粽叶的清香,人们品尝嘴里混合糯米和酱肉美味的时候,总不由想起两千多年前满怀愤懑投江的屈原。纪念年复一年一辈又一辈地在农历五月初五屈原自沉汨罗江的日子里重复着,个中原因并不是人们只崇拜他在开创全新诗歌之路所做的杰出贡献;更是纪念他至始至终执着于对信念、对国家、对民族单纯的绝对忠诚,在任何利益和困苦面前的不屈服不妥协,即便是本人长期受尽折磨和凌辱也矢志不渝的精神。这种精神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越发显得弥足珍贵,小小的粽子也正是祖先在提醒我们那曾经有过的坚韧纯净。
祭奠屈原的行为已经成为了隆重的民族仪式,是种风俗习惯,变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屈原的悲壮人生究竟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论语》早有记载“学而优则仕”,按照古代的社会现状,长久以来“学”实际只指“文”- “文而优则仕”,这一约定俗成的理念造成大量的文学家都是在绽放较高的文学才华后,踏上仕途成为政府官员,而奉天子之命,行臣子之责。屈原出生于贵族家庭,从小饱读各种诗书,得志很早;19岁便展露了卓越的军事外交才能,20岁就入主县衙,从此青云直上,位至左司徒。从奠定他文学巨匠地位的作品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他本身作为诗人的性格特征:
- 浪漫多情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屈原打造了历史首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他运用了大量的“赋、比、兴”的手法,及众多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现实环境,极富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 极具创新
屈原的《楚辞》开创了新诗体,还吸引了后代许多文人效仿创作并绵延到东汉,成为共17篇的诗歌集;他率先在《离骚》用2,400多字长短灵活的句式,打破了长久以来源于《诗经》4字短句为主的短篇格式;在内容中也突破了取材限制,汲取了从历史、鬼怪传说到心理状态等等的任何素材养分,所有内容都能成为他信手捻来的创作原料;除此以外,他还通过句尾虚词的使用,创立了“一唱三叹”的雅韵。屈原在诗歌创作中的创新足以彪炳千古。
- 耿直坦率
论人:“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论己:除了毫不掩饰地抒发各种郁闷、愁苦和压抑的情绪外,还对自己哭的心理状态也从不吝惜笔墨:“泣涕交而凄凄兮,思不眠而至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这样真实、无所顾忌宣泄自己情绪的文字不知道被他的政治追随者看到,是该怎样的不知所措)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屈原这些从春风得意时期开始的传世作品,都反映了他个人抑郁质和粘液质的性格特征:敏感、孤独、踏实而缺少灵活性;同时,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的人业互择理论,屈原非常符合艺术家的类别:有创造力,乐于创造新颖、与众不同的成果,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实现自身的价值;做事理想化,追求完美,不重实际;善于表达、怀旧、心态较为复杂;故而,他在文学领域取得了众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屈原同时还是有远大政治理想的政治家,而且是位理想主义者;’他对楚国和国君抱有深厚的情感和寄托,在其诗歌作品中充满了对个人抱负无法实现的种种负面情绪的描写。这实际上说明屈原的职业选择已经违背了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中的“快乐从业”原则 - 人们只有在从事符合自己人格类型和兴趣的工作时,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积极快乐地工作。
那么一位成功政治家的个性应该是怎样的呢?霍兰德的定义是:追求权力、权威和物质财富,具有领导才能;喜欢竞争、敢冒风险、有野心、抱负;为人务实,习惯以利益得失,权利、地位、金钱等来衡量做事的价值,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其中蕴涵的功利主义和屈原浪漫主义思想无疑是格格不入的。我们还可以看到现代中国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毛泽东的作品里,则到处显现着对世人革命的呼唤和感召:从“打土豪分田地”紧紧贴近弱势的工农群体,到后来靠近资本家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等等无不是根据革命的需要,调整战略方向来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达到目的;再者,毛泽东是更彻底的革命者,完全不对任何当权者和现有制度怀抱期望;同时既便是在最低迷最黑暗的时候,毛泽东写下的依然是“.....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其乐观、坚毅且百折不挠的精神跃然纸上,完全没有眼泪、哀怨和悲苦。如此充满昂扬斗志的作品被公认为“战斗檄文”,鼓舞着一批又一批的革命者前赴后继,追随毛主席最终夺得政权,而成就实现了毛主席最初的政治抱负。只是为实现目标可以灵活变通的模式给新中国也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反观屈原的个性,他典型艺术家特质的弱点很快就给他招来了排挤和陷害:从政后3年(23岁)屈原便开始变法,直接触碰旧贵族利益,随着改革的深入,他与顽固势力的矛盾冲突越来越激烈;仅仅3年之后(26岁),皇帝就因听信上官大夫谗言而对他进行疏贬;并且再1年后即被初次流放(27岁),5年后才重返朝堂;但仅仅又过了3年,屈原再次被流放,这次长达16年。在这期间,无数人奉劝利诱他离开楚国 -“良禽择木而栖”都被拒绝。最终,伴随楚国的灭亡,时年62岁的屈原选择投河自尽来坚守自己的理想并拒绝向现实的妥协;成就了他纯粹的理想主义者的一生。没有变通及灵活的屈原也绝对不会引发祸事,因为追逐个人利益和权力并不在他的价值系统里。
有人说心理学的一个功能是让人们“各安其命”,不要“丫鬟做着小姐的梦”,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吧。屈原的一生挑战了实际不符合他人格类型及素养的职业,但可能正因为一直处于这样的困顿压抑中,才让他免于在安逸生活里丧失创作源泉和动力,而给后人留下如此丰厚划时代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