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话死亡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何峻

也许我们知道这个事实:那就是我们从生命降生的那刻起就在走向死亡。在漫长的生命过程中,我们和不同的人相识、相知、相爱,建立了或深或浅的情感联结;那样的美好和缠绵,让我们常常忘记了这一真相,因此在面对自己或他人的死亡时,由各种不舍而产生了巨大的痛苦和压抑的悲愤,这种强烈的伤害又会激发起我们的自我防御机制和保护他人的愿望。

所以在现实生活里,当死亡和丧失来临的时候,我们会看到许多这样的情况:患者隐瞒病情,并故意制造事端激怒家人来降低自己离去给他们可能带来的打击;家人隐瞒病情,让患者在不知情中相对平静地离去;家人和患者共同知晓病情并一起等待诀别时刻的来临;在患者也知道病情并无奈地承受着病痛漫长而绝望折磨的时候,家人和患者的关系往往就会经历艰难的考验。

根据调查,人们在遭受各种丧失打击时,感到最大的伤害是配偶的离去。在这人们成年后最紧密的依恋关系中,情感的联结是最深厚的,甚至在个体生活中也形成了对彼此的依赖,以至于当对方离去的时候有的夫妻随之自然死亡,也有的另一半陷入长期的抑郁痛苦状态不能自拔,更有甚者选择殉情伴随。而在付出对比明显的关系中,若患者恰好是被照顾方,那么这种慢慢失去又无能为力的煎熬给照顾者带来的痛苦就特别强烈,而此时被照顾方平时贯常的隐忍和体贴,则会让照顾方更加内疚和自责,继而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异常行为,比如逃避、回避、激怒对方等等,而让被照顾方感觉到从未有过的被遗弃和忽视。

这样的状况实际是过度的内疚和自责激起了照顾者的心理自我防御系统,让这种对自己持续的攻击力量转移投射到了被照顾者身上,让被照顾者激发出的愤怒来平衡自己因无力无能感带来的自责,并认为这才是应有的状态而持续下去。如果被照顾者不能体察到照顾者突然改变后面的良苦,夫妻关系就会严重受损。

死亡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丧失,更是情感的残酷割裂;而和他人情感的联结正是我们在漫长生命过程中所容易误会的必需品:事实却是人生来就是孤单的,我们无法永久地占有任何人,最终我们都将或早或晚孤独地离去,活着只是一个体验过程。接受这点,死亡或许就不那么可怕了。

科普文章

从心理角度看老年人防范消费诈骗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严重,在商品经济盛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瞄准了这一市场;近来新闻中关于老人被电话、直销等方式而受骗...